長照大小事
PAC全力幫助您,掌握腦中風黃金復健期!
江伯伯,56歲,原在一家中小企業上班,是一家的經濟支柱。就在進入冬天,這個發生腦中風的高危險期,在家中倒下,所幸經過搶救後,平安挽回生命,但身體左半側,卻呈現無力狀態,這讓正值中壯年的江伯伯十分焦急,因為自己身負照顧一家老小的重責大任,絕對不能就此倒下。還好,醫院適時將江伯伯安排加入PAC「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」,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治療與復健後,江伯伯再度站起來,重回職場打拼。
什麼是PAC?「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」
PAC,是Post-Acute Care的縮寫,中文為「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」。
依病人失能程度,在治療黃金期內,立即給予積極性的整合照護,讓病人可以恢復功能,減少後續再住院的醫療費用,減輕家庭及社會照顧的負擔,並與後續的長期照護服務無縫接軌。
PAC收住對象
腦中風
一、符合健保公告重大傷病之急性腦血管疾病。
二、限急性發作後一個月內。
三、醫療狀況穩定
1.神經學狀況:72小時以上神經學狀況未惡化。
2.生命徵象:血壓、心跳、體溫72小時以上穩定或可控制。
3.併發症:感染、血液異常、胃腸道出血等,治療後穩定或可控制。
四、功能狀況具中度至中重度功能障礙(MRS 3-4)
五、經醫療團隊判斷具積極復健潛能者
1.具基本認知、學習能力與意願。
2.具足夠體力:支撐下能於輪椅或床緣至少維持一小時坐姿。
3.能主動參與復健治療計畫。
4.具足夠家庭支持系統者為佳。
前述疾病急性發作後40天內,若發生健保公告之病況,且醫療狀況穩定,功能狀況具有中度至中重度功能障礙,於參與PAC計畫之醫院住院,經急性後期照護團隊判斷具積極復健潛能者,也可納入收案。
急性後期整合照護住院模式
由急性後期照護團隊,依病人評估結果安排適當的急性後期整合照護模式。
一、區域醫院或地區醫院以住院方式提供急性後期整合照護,包括跨專業團隊整合照護、復健治療等。
二、「住院模式」照護,專業判斷可出院者,應辦理出院,改採用其他照護模式。
三、服務內容
1.個人化之治療計畫。
2.跨專業團隊整合照護。
3.復健治療(生理、心理及銜接社會資源)。
4.後續居家照護及技巧指導。
5.共病症、併發症預防及處置。
6.定期團隊評估。
龍潭敏盛醫院---創新的PAC整合照護服務
腦中風病人經治療初步穩定後,除了持續加強復健外,更需要一個專業的整合團隊,在治療黃金期,提供積極性的整合照護,才可更有效率的改善失能狀況。
龍潭敏盛醫院為健保署PAC計畫之急性後期照護醫院,急性中風者可經由上游的轉出醫院轉介,由龍潭敏盛醫院專業醫師進行評估,安排妥適的急性後期照護計畫,其流程簡述如下:
一、經由醫師專業評估。
二、訂定住院天數與復健計畫週期。
三、依照個人復健計畫,每天安排物理治療、職能治療、語言治療等復健服務。
此外,龍潭敏盛醫院將「智慧照護方案」導入PAC計畫中,提升整體照護品質:
1.智慧化系統管理平台:結合照護系統與行動裝置,在每間PAC病房的病床上方及浴室,均裝設感測器,可以即時掌握個案臥床狀態與異常事件。
2.導入AI人工智慧技術,藉由智慧衣與生理感測設備,讓訊息迅速傳遞。
3.提供異常事件訊息,讓醫療照護人員可即時處理,提升醫療照護品質與效率。
4.提供病人活動紀錄,讓家屬掌握病人病況。
待病情穩定,經醫師評估後,病人得轉至日間照護,進行門診復健,以及居家服務,這種分段式的照護流程,讓中風後的治療無縫接軌,提升復健效能。
智慧照護系統
√病床資訊管理
√顯示即時資訊
√異常事件提醒
智能病服
√室內定位偵測
√緊急通報功能
√活動狀態偵測
多功能生理量測設備
√血壓、血氧、心跳
√量測資料自動上傳
龍潭敏盛醫院PAC照護團隊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